当前位置:暮秋月 > 都市言情 > 华娱1997 > 136 《少年包青天》惊人的回报率

华娱1997 136 《少年包青天》惊人的回报率(2/4)

章节列表
哇哇大哭。

    第二天,任权和胡婧双双赶奔秦省,参演《西游记后传》。

    前者已经说了,饰演佛主转世乔灵儿,而胡婧则定下了白莲花这个角色,算是双女主之一,另一位是碧游,仍是原版的演员娟子饰演。

    李兵兵则是去横店和张卫剑、李小路、苏有鹏拍《少年张三丰》。

    内地第一经纪人王晶花的眼光不是盖的,张卫剑北上大陆拍电视,立刻被她给盯上了,直接给拿下了个女主,点子踩得不是一般的准。

    曹轩则没有急着离开粤省,而是和赶来的陈勇商量发行的问题。

    《少年包青天》的首播平台已经定了京城台,毕竟是投资方之一,这个事先就说好了的。

    京城台开价每集20万,这个价格在市场上不算低,毕竟《少年包青天》集数在这摆着,40集就是800万。

    好在京城台并非独播,陈勇另外又找了两家首播平台。

    第一个是魔都台,也是每集20万,第二个是香江tvb翡翠台,这个也是陈勇的老关系,没有按集数算,直接打包价500万。

    800+800+500=2100

    光是光是首轮播映权,《少年包青天》就成功回本,甚至可以说是大赚,毕竟实际投入的资金也就1000万左右,现在直接翻了一倍。

    而且在2100万并不是全部利润,《少年包青天》还有其他收入。

    目前的电视剧市场,赚钱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渠道。

    1内地播映权

    这个很好理解,就是把片方电视剧卖给某家电视台。

    首轮最贵,如果是独播更不用说,很多都是天价。

    像是《少年包青天》想要拿下大陆市场的首轮独播权,最低也要50万一集,甚至要更多。

    一部剧2000万+的支出,哪怕是那些经济大省的电视台也不一定能吃得消,所以很少有电视台玩这么大。

    一般都是几家电视台共同首播,降低购剧价格,平摊风险。

    除了首轮,还有二、三轮,这个价格对比首轮肯定要大跌,而且不一定能卖的出去。

    只有那种首轮收视不错的火剧,才能吸引其他电视台购买二、三轮播映权,而且越火价格越高,卖出去的也越多。

    理论上,一般首轮不会超过3~4家,第二轮不会超过6~8家,不然大家一起播,影响收视率,至于第三轮,那就几乎没啥限制了,给钱就卖。

    这里面还有一个潜规则,让片方可以超出数量限制,那就是另外把首轮、二轮播映权卖给那些城市电视台,也就是所谓的市级、区级电视台。

    这些电视台不上星,对那些省台上星卫视的收视影响寥寥无几,很多省台都不重视。

    所以,在没有明确合同规定的话,片方是可以走这个漏洞的。

    但关键就在于很多市台买不起,而且购剧欲望不强烈,很多都等着第三轮片方白菜价甩卖时占便宜。

    极少数特别火爆或者意义特殊的剧,少量市台才会出手,但价格也会比省台低很多。

    当然,以上只是大部分正常的播映权模式,实际上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法。

    比如有某家电视台彻底买断一部剧的,还有第二轮多家电视台联合一起买剧,买下了几家电视台平分,还有不允许片方卖第三轮的。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