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暮秋月 > 都市言情 > 演技派从1998开始 > 第189章 前车之鉴

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189章 前车之鉴(2/3)

章节列表
br>
    奈安似乎并不意外,只见她拿出一个剧本递过来道:“你先看看这个本子,楼烨的新作。”

    “是嘛?”

    李唐第一个反应倒是蛮惊喜的,自从《苏州河》被禁后,楼烨一直在闭关潜心构思新的本子,如今差不多都快一年了,剧本终于是出炉了。

    他赶紧接过本子翻看起来,名字叫《颐和园》。李唐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个发生在京城的爱情故事。因为爱情永远是楼烨电影中的主旋律,然后参考《苏州河》,自然而然就能得出结论。

    他之所以特别感兴趣是因为在拍《苏州河》的时候,不给看剧本,每天现场飞纸的经历早就让他受够了。他迫不及待想看看《颐和园》描写的到底是怎么样一个虐恋。

    没错,楼烨的爱情故事永远都是虐恋。

    剧本不长,也就五六万字,主要是很多对话只是写了个大概意思,并没有展开,估计又是现场飞纸那一套。不过有一些场景的描写倒是挺细致的,比如男主角周伟和女主角余虹爱爱的场景之类的。

    只是当他看完之后,完全没了一开始的兴奋,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担忧。

    他犹豫了一下,还是坦诚道:“安姐,这本子肯定过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,可楼烨想拍。”

    奈安的这句话,突然让李唐对楼烨产生了一种浓浓的妒忌,就这么一个包含八十年代末特别敏感内容,明显过不了的本子,奈安就能不顾一切去投。

    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真爱?

    当然所谓真爱不过是一句玩笑话,除了楼烨的才华,更大的可能就是被禁也无所谓,文艺片在国内本来就无人问津,最大市场还是在海外,尤其这种敏感题材更容易获得老外的青睐。

    “周伟这个角色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写的挺好的。”李唐点头道。

    就角色而言,周伟正角色肯定要胜过《第三个人》里的何伟。因为这个角色年代跨度很大,在国外和国内两个环境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路历程。简单的来说,就是可塑性更强且内心戏十足。

    说实话,这种角色对于一个有追求的演员来说诱惑很大的。

    但李唐却不太喜欢这个角色,更准确的来说是不喜欢这个剧本,因为太矫情,全篇充斥着一股浓浓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感动。

    八十年代,李唐的原身已经懂事了,他亲眼目睹了老李以及身边大部分人群的艰难生活。而作为当时能出国留学的留学生来说,无疑是那个年代最幸运的一批人。用古代中进士,一步登天来比喻一点都不夸张。相比普通的老百姓,真的搞不懂他们还在痛苦什么,为什么还要表达各种的不满。

    而且李唐前世父母就类似周伟、余虹这种人。水往低处流,人往高处走,追求更好的生活本无可厚非。但在很多同胞还没有满足温饱问题,还都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时候,你就能出国,有资格去找追求更好的生活,拜托就别再无病呻吟了。

    李唐大致明白了奈安的意思,无非就是告诉他目前公司有项目,同时为了安抚他,给他周伟这么一个角色作为补偿。

    可能奈安吧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现实,但所表达的肯定有这层意思。

    于是他点点头道:“安姐,我明白了。不过我还是希望公司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帮助。”

    拍电影是一个系统工程,并不说有了导演和演员就能拍了,首先要有一个拥有丰富经验且有实力的幕后主创团队,包括摄影、道具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