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暮秋月 > 历史穿越 > 大明国师 > 第二百四十四章《哲学通信》

大明国师 第二百四十四章《哲学通信》(2/3)

章节列表
封建贵族,也就是军功勋贵与宗室成员,通过新时代的变革,蜕变演化而来的。

  在新时代,军功勋贵获得战功武勋的方向,将不再仅仅是传统的陆地,而是更多地面向海洋。

  其中既包括攻占有价值的殖民地、剿灭当地抵抗势力,也包括维持全球贸易航路的畅通,以及出兵进攻威胁大明的敌国。

  在这里,姜星火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想法。

  “武装护航”。

  也就是,军功勋贵的群体,虽然最多地还是从广大的军队中产生,但军队却不再是军功勋贵产生的唯一基础。

  贸易商、船主、水师军官.鉴于大海航行的危险性,这些身份都可以获得“武装护航”的权限。

  而“武装护航”的过程中,所击败的敌国海陆军队与海盗,都可以视作武勋的一部分。

  而非将武勋仅定义为,在正规战争和边境防御中所获得的对敌功勋。

  而宗室成员则会演变成“新贵族”的另一种形态,也就是国家资产下的殖民地细分代理人,依靠商业活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享有传统的宗室贵族特权,所以在庙堂上仍然会倾向封建制度,与统治集团一致。

  通过精神分析理论,姜星火分析,“新贵族”必然渴望对外扩张与追寻荣誉与财富,而这一切,与维系现存庙堂体制紧密相关。

  显然,姜星火既然知道了围绕在他身边所产生的一切,那么他笔下的内容,也开始带有他自己为了更化大明而产生的目的性了。

  总得湖弄湖弄皇帝高兴不是?

  而“新贵族”这个阶层,无论是转向海洋的军功勋贵,还是依靠大明帝国国家资产的代理人角色的宗室,毫无疑问,都是需要紧紧地团结在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周围的。

  而后,姜星火继续分析到,除了“新贵族”,通过更化变法,大明未来还会产生名为“手工工场主”的新阶层。

  也就是,当化肥等农业增产技术推广开来后,在一定时期内,本就人少地多的大明,粮食将会出现极大富余的情况。

  这就会导致,如果海外贸易全面铺开,那么必然会产生华夏传统拳头商品,譬如瓷器、丝绸等物品的供于求。

  那么就构成了将一部分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,如同宋朝那样,进入经济较为发达的城池,成为手工工场的工饶前提条件。

  而手工工场的主人,也将会从生产贸易商品中,获得巨额的利差,继而成为经济地位较高的、新的社会阶层。

  姜星火同样通过精神分析理论,剖析出了“手工工场主”这个新阶层的整体心态,也就是在经济上骤然暴富,又缺乏对应的庙堂地位,偏偏自恃与传统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的商贾阶层还不一样。

  那么没有新的引导性的文化,“手工工场主”就必然会倾向于向封建贵族的作风习惯学习。

  这不单单是附庸风雅,更是新阶层企图获得社会认同的必由之路。

  当然,这个过程必然是曲折的,而且还会引出第三个新的社会阶层。

  “手工工场工人”。

  所谓的“手工工场工人”,顾名思义,自然是刚才所,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产品大量富余,且对外贸易导致手工产业劳动力需求激增的情况下,从乡村进入城池的农民。

  对于这些“手工工场工人”的整体心态,姜星火则称之为“异化”。

  姜星火借用了先圣的经典理论,认为这种精神上的“异化”,包括了三个部分。

  其一,与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