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暮秋月 > 都市言情 > 港岛旧事 > 515 两年

港岛旧事 515 两年(2/3)

章节列表
一天不如一天,最新推出的旅游线路,暂时收入也低,港岛根本没什么游客。”何定贤心中暗叹:“港岛作为文化贫瘠,历史浅薄的小岛屿,风光有限,怎么可能发展起旅游业?”

  “依照港岛城市的标准,最适合发展的交通枢纽业,即充当一个中转站,为旅客提供酒店、食宿等服务。偏偏90年代开始,港岛旅游兴盛,全都是内地同胞的支持。”

  “所以,旅游业暂时不用想了,等轮渡行业靠旅游业能回血时,港岛电子行业估计都可以免税进入内地,跟国外牌子抢市场吧?”电子工业毕竟是个高新行业,代表一个地区制造业的最高水平。

  能在80年代进入内地市场,成功拿下一局,就已经是港岛紧赶慢赶,成功追上国际脚步的表现。要是能在00年代与苹果公司掰掰手腕,走向全球市场,那真的可谓没白活一世。

  为国争光了!

  而港岛的地缘优势是真好,守可以进入内地市场,获得优待,进可以出口国外市场,抢占先机。因为,对内地市场而言,港岛的货是“国货”,是“自主品牌”,对国外市场而言,港岛的货是“港货”,是没有跟苏联混过,没受洗礼的资本主义货。

  这倒并非是有意双标,吃两边,而是“特区”制度成立的最初目的,就是为了让港岛经济不要太受回归影响,在某种程度上保护港岛市民。并且窗口城市,就是要留用空间,在概念模糊一点,给双方友好交流的机会。

  而国外更会不遗余力抹黑,制造出港岛不属于中方的印象。聪明的商人,只要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不犯蠢,在经济上多吃一点,吃到统战价值,对国内是有好处的。

  前提是,不能像历史上某些废柴一样,只懂吃内地的价值,吃不到国外的价值。反而在内地吃饱,还去舔国外的碗。那属于不分清主人,又坏又傻了。

  要是能在国内吃饱饱,拿出力气来,打到国外抢吃的,那才算把城市的历史价值真给活出来了!

  “不用担心英资洋行,新界人应该不会卖丁权给鬼佬。”何定贤打开雪茄盒,挑出一支递给霍官泰,笑着道:“我再同四大姓打个招呼,今年的丁权全部由东方银行收购。”

  自从丁权证劵化之后,涨跌变得明显很多。

  虽然,没办法挂上二级市场,但是一级市场已经有标价,每天涨多少,跌多少,打一个电话就能问得出来。不过,市场上很少人能够买到丁权,一来,大部分丁权都被东方集团收购,属于东方集团在新界的自留地。二来,四大姓的掌门人随着新界开发变有钱,也开始自己下手囤积丁权,希望未来做地产生意。

  他们先前只是不想与港府合作,被剥削统治权,自然不会把家族公司化。可随着新界开发已成定局,家族公司化成为潮流,能够自己开发,自然想多赚一笔。

  何定贤在新界收购丁权,每年其实越收越少。

  霍官泰担心地不够用,才会特意来找何sir一趟,但得到何sir的承诺,也就放下心来,吹出口烟雾:“好呀,公司就等着你供地了。”

  何定贤莞尔一笑,端起茶杯,浅饮一口:“丁权也是有周期的,除了刚开始的头三年,未来十年丁权只会越来越少,直到第十八年又有一批丁权上市。”

  根据港府统计,头三年批准了超过十万个的丁权,当中既有刚满十八的年轻人,也有八十岁的老人家。扣掉六成自持建屋的原住民,还有四成的丁权能够上市流通。

  这也是何定贤能用极低价格,大举收购的原因。

  可随着头一波的存量释放,接下来,丁权一年比一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