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暮秋月 > 科幻小说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一百七十九章 论文发布,数学界哗然,王浩还有第二篇证明!

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一百七十九章 论文发布,数学界哗然,王浩还有第二篇证明!(2/5)

章节列表
/p>

  祁晓则是在算法上很有研究。

  如果能给予数学基础的支持,祁晓就能够完成相应的核心代码,他在算法、写代码的水平上,要比王浩强出不少。

  当然,底层的数学基础是最重要的。

  系统工程司方面提供了一些原始的资料,其中包括他们现有系统的代码、计算方式以及数学分析方式。

  王浩耐心的研究了一下,发现数学底层方面还是有些粗糙的。

  原本的系统需要好多人去做计算分析并录入参数,根据参数来计算出相应的数据,再结合其他所有的数据和计算进行气动力模拟。

  这是很麻烦的过程,而且模拟效果偏差相对较大。

  当然,不管怎么提升算法能力,偏微分方程组的求解,都肯定需要一定人工辅助去录入参数,区别只是录入的多少而已,但王浩发现他们的人工计算方法,依旧相对有些粗糙。

  大概是因为当时NS方程相关研究,还多是以‘代入数值’的方式来求解,求得的近似解自然和精确的差异大一些。

  这就像是计算一个力的数值,精确点就是100牛顿,但得出的数值都是110、90、89,偏差相对还是有些大的。

  这种偏差放在原来的使用上是足够了,但因为在研制的重型火箭,对于精度的要求更高,偏差就在可控的范围外了。

  王浩对于所有内容进行了了解,马上就把握了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--

  模湖计算。

  算法对于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中,存在一个模湖计算的过程。

  这种模湖计算的方式,可以计算出‘近似值’,来进入到后续的计算中。

  因为方程转化并不是代码可以完成的,一些必要的算法中途无法直接计算出结果,都会利用模湖处理的方式进行。

  在这方面,王浩并没有做过研究,就针对问了祁晓教授。

  祁晓对于模湖算法有一定了解,但也只知道个大概,会一些简单的运用而已。

  王浩了解个大概以后,就决定自己进行研究,他建立了个和‘模湖算法’有关的研究任务,就开始仔细看模湖数学的资料。

  这个研究项目的难度只有‘E级’,还达不到科研的程度,但用来改善算法已经足够了。

  王浩只希望做到能够利用模湖计算,把内部计算数值的偏差缩小到一定范围。

  比如,原本是10~20的范围取值。

  如果是取值是11,偏差就相对大一些,把范围缩小到3~17,哪怕在里面随机取一个数字偏差大概率都会小很多。

  当然,这是概率问题。

  很多偏微分方程是无法求解的,也根本不可能知道精确解是多少,也许‘11’更接近精确解,但只是相对于一个数据而已。

  当数据量足够庞大的时候,缩小范围就要精确太多了。

  ……

  王浩不急不慢的研究气动力模拟项目的核心算法,时间也很快到了月底。

  来布尼茨赶在前两天完成了审稿。

  他为了这个审稿忙碌了大半个月,还特别去了一趟瑞碘皇家科学院。

  他去瑞碘皇家科学院的目的,是找顶级的数学家帮忙把稿件分成几部分,然后就可以找其他数学家针对性的进行审稿。

  最终还是赶在月底前完成了。

  虽然过程是很忙碌的,但结果是很喜人的,所有审稿得出的结论都是通过。

  “这就是一篇正确的证明!”

  “哥德巴赫猜想已经成为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