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暮秋月 > 科幻小说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二百一十三章 汪承林:这张老脸,算是丢尽了!

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一十三章 汪承林:这张老脸,算是丢尽了!(2/5)

章节列表
液压活动发动机回收过程中的稳定性吧?”

  “没错。”

  刘荣兴道,“我们进行过四次实验,但是效果都不理想,每一次都会出现火箭发动机在着陆的过程中发生偏转倾斜的现象。”

  “找原因,最终还是计算问题。不仅仅是平衡,还牵扯和火箭上方分离导致的角度偏转。”

  王浩点头说道,“如果你们给我确定的数据,做计算肯定没有问题。但是我只能保证数学上不出问题。”

  “数学上不出问题就好。”

  徐保功笑道,“开会的时候,我就想着找你解决这个问题,否则一群人算来算去精度还是不够……”

  他说着不断的摇头。

  ‘大范围推力调节技术’相关的运算是非常复杂的,因为有些计算没有确定的答桉,就只能进行近似运算,肯定会牵扯到精度问题。

  如果底层计算的精度不够,技术上再完善也没有意义。

  “这样吧。”刘荣兴说道,“还是把项目交给你们实验室来做,这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,到时候,我们再验收结果就好了。”

  “可以。”

  王浩倒是没什么异议。

  这是一个纯粹的数学类的项目,也会用到计算机做辅助运算,很多繁杂的运算结合在一起,一个人要完成确实不太可能,还是要一个团队来完成。

  现在梅森数实验室没有项目,也可以接一个项目慢慢来做。

  “你来做,我们就放心了。”

  徐保功清呼了一口气,他担任航天局的局长,还是更关心航天领域的技术攻关。

  航天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太多了,能有一个技术难题分配出去,找到放心的人来做,压力都感觉少了一些。

 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谈交流重力的研究项目。

  国-防科技局并不重视这个项目,即便交流重力现象再奇妙,可以说就是反重力的技术,但高端技术研发到应用,需要的时间实在是太漫长了。

  他们这个类型的部门,更注重技术的实用性,而不是去探索研究底层理论。

  不过交流重力实验被列为了保密项目,自然也是有很大价值的,国-防科技局肯定会拨款支持相关的研发。

  王浩和徐保功、周敏华仔细地谈了一下,说起了交流重力实验的两个研究方向。

  他们显然对于交流重力场提升更感兴趣。

  徐保功问道,“你们这个研究,能不能把反重力效果,提升到三十个点以上?”

  王浩仔细考虑了一下,说道,“我们现在只是提升到了十七个点,我个人感觉要提升超过三十个点,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”

  “但是,后续会不会出现一个极值。现在也不能确定,我们做的实验还是太少了。”

  徐保功惊讶的问道,“三十个点?没有问题?”

  “没有问题。”

  王浩肯定道,“你们可能不知道,我们是从六个点直接提升到十七个点的,而且用的只是常规铁基超导材料。”

  “我的研究还没有确定结果,但也可以做出简单的判断,低温超导材料用来制造交流重力场,效果要比高温超的材料好。”

  “也许我们只需要更换一下材料,就可以把交流重力场强度提升到二十个点以上。”

  办公室几个人听的倒吸一口凉气。

  他们确实是感到非常的惊讶,然后不由的一起看一下刘云利。

  刘云利负责交流重力实验,他们上次做的报告说,提升到百分之十已经是个极限值,再想继续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