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暮秋月 > 科幻小说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二百七十三章 陈建林的结局,大型会议,王浩:我需要五十个亿!

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七十三章 陈建林的结局,大型会议,王浩:我需要五十个亿!(3/5)

章节列表
家、超导专家关系远远谈不上好,但面子上还是要过去的,都是同一领域的学者,自然也要应上声。

  但是,很明显。

  和张复贵的态度类似,好多的超导领域的学者,最多就是给王浩一个笑脸而已,反倒是他们集中在了一起,谈着超导会议相关的话题。

  话题自然也少不了王浩。

  超导学者们的圈子主要围绕两个人,一个就是科学院材料所的杜建华,另一个就是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的汪承林。

  这些学者对于王浩都很有意见。

  -则是王浩的研究,让超导凝态物理以及超导材料的研究都成为了过去式,他们手里的项目,几乎全部受到了影响。

  同时,好多小的超导机构,不管是理论研究,还是超导材料研究,甚至连申请项目的方向都找不到,近来的日子自然很不好过。哪怕是来参加材料会议,他们也知道主要方向还是半拓扑理论为基础的超导研究。

  超导凝态物理的研究成为了过去式。

  但是他们的学术水平有限,又不是代数几何专家,就很难做半拓扑理论相关的研究,更不用说申请超导材料研究的项目。

  所以他们以后也很难申请到经费,有些人甚至都觉得,马上就要面临失业了。

  他们对于王浩都是同仇敌忾,就只能围在汪承林和杜建华身边,不断诉说着研究上的郁闷。

  这倒是让汪承林和杜建华感觉很不错。

  虽然他们对于王浩也没什么办法,但最后能够争取到同领域学者的支持。

  他们感觉好像是成为了超导领域的领军人物。

  至于王浩.

  他也只有自己的研究,根本得不到超导行业内的支持。

  会议正式开始。

  前面两天都是进行的其他议题,王浩参加了一个上午的会议,发现都是合金、钢铁、生物材料相关的内容,就干脆没有继续参加,而是到周边转一转。

  虽然在东港生活了八年多时间,脑子里的记忆也很不少,但因为绝大部分是在学生时代,手里没什么钱,自然也没有太多游玩的体验。

  现在他有了空闲,就去了东港的一些着名景点转转。

  一直等到第三天的时候,他才正式参加了会议

  这时候,议题就进入到超导研究中。

  超导研究是最受关注的议题,主要就是因为半拓扑理论,以及超导材料实验组的成果。临界温度超过120k的工业超导材料,已经能够应用在很多领域,说超导进入了新时代点都不为过。

  不管是科技部还是科学基金会,都在半拓扑理论,以及相关的超导材料领域给予大力的支持。

  在会议正式开始前,好多学者就讨论着,基金会材料部对超导研究的支持预算,就超过二十个亿吧?

  二十个亿?那肯定说少了,我听说这个领域,最低也超过三十个亿。

  一年?

  当然了。

  科学基金会材料不针对的是所有材料的研究项目,单单是超导领域的研究,能够支持三十个亿,确实已经很不少了。

  只不过想要申请经费项目很不容易,因为主要支持方向,是半拓扑理论以及相关的超导材料研究,凝态物理以及传统的超导材料研究,就很难获得支持了,即便获得支持也很难申请多少经费。

  会议正式开始。

  在科技部材料司、科学基金会材料部的领导,分别做出了会议报告以后,就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