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暮秋月 > 科幻小说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千万和一千亿,所以说,王浩等于一万个我?

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千万和一千亿,所以说,王浩等于一万个我?(3/5)

章节列表
组织和他们进行对比,认为他们的技术领先湮灭组织五年左右。

  这是从研发总计时间以及‘湮灭力场强度’进行的分析。

  可实际上,以常规研发速度来计算,他们的技术最少领先湮灭组织二十年以上。

  湮灭力场的研究非常烧钱。

  一个小技术的提升,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研究,实验花费超过十亿美元很轻松。

  看看国际湮灭力场组织就知道了。

  即便是有反重力技术以及公开资料支持,花费一百多亿美元以及一年时间,也只制造出了4倍率左右的强湮灭力场。

  他们的研究之所以很轻松,是因为有‘正确方向’指引。

  正确方向实在太重要了。

  其他科技上举例来说,他们早已掌握超导电池技术,并使用超导电池制造出了空舰系列飞行器。

  阿迈瑞肯方面,则一直没有研究出来。

  王浩和第二决策人以及徐老师谈了很多,也说起了自己的看法,“其实国际湮灭理论组织的研究才是正确的。”

  “他们制造的强湮灭力场倍率不高,但也只是对比我们而已,如果没有我们,他们就是最先进的。”

  “只要顺着方向去研究,就有希望不断提升,到时候,发现f射线也很正常……”

  “可惜了尤拉尹-诺沃提尼……”

 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走在了湮灭力场实验组最初的方向上,就是不断研究提升湮灭力场的强度,再结合磁场挤压的方向进行研究。

  如果继续下去,早晚会发现f射线。

  现在……

  难了!

  在失去了阿迈瑞肯方面的支持以后,国际湮灭理论组织连制造第二台设备的资金都是问题,组织是否能维持下去也成了未知数。

  ……

  在和王浩谈了一下湮灭力场的研究问题后,第二决策人和徐老师顿时变得心情舒畅。

  他们感觉有两大收获。

  一个是了解到阿迈瑞肯的新计划走错了方向。

  另一个就是f射线的问题。

 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有机会发现f射线,可他们的研究已经进行不下去,再继续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。

  未来很多年内,f射线都会是国内独有的技术。

  领导组参观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,就直接去了f射线实验基地,f射线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,还申请了《f射线持续性做进一步研究项目》,也就是‘超导武器项目’。

  廖建国对于新项目非常期待,一路上给领导组做着介绍,“王浩院士的新实验研究,发现了f射线的可持续性。”

  “其关键就在于内部的热源强度。”

  “我们和王院士一起进行过讨论,都认为内部热源的最佳选择是小型核反应堆。”

  “如果研究能成功,最低也能制造出持续超过一秒的f射线。”

  “所以才叫做‘超级武器’……”

  “想一想……”

  “f射线释放出来,还有时间控制偏转,远距离释放覆盖范围就太大了,到时候,f射线武器就可以投入应用,甚至正式服役。”

  领导组对‘超级武器’已经有了解了。

  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参观深入了解一下,第二决策人当即确定会支持‘超级武器项目’。

  徐老师则谈起了经费问题,“这个研究很庞大,经费上,科技部门和军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