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暮秋月 > 科幻小说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四百五十二章 核聚变和资源问题,扩充核-武库?失败证明成功!

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四百五十二章 核聚变和资源问题,扩充核-武库?失败证明成功!(2/4)

章节列表

  国内外记者们自然就觉得,托卡马克装置也肯定是控制核聚变的核心技术之一。

  当然,他们也想不到其他技术了。

  除了湮灭力场和托卡马克装置的提问以外,其他更深入的技术相关提问就得不到答桉了。

  发布会上还有一些其他的提问,也被新闻官令话术绕了过去,比如,“研究是否会考虑进行国际合作?”。

  有些国家肯定是想插一脚的,即便是不能完成整体的研究,对他们来说也是有益无害的。

  还有,“如果设计完成,是不是会立刻进入到制造?”

  装置的设计、制造是一个项目流程,但进入到制造肯定需要花费庞大的资金,就不是‘百亿’能支撑了。

  还有一些奇怪的问题。

  比如,“研究是否考虑过环境和资源问题?氚,是一种放射性元素,基本都是靠人造生产。”

  新闻官的回答是,“在实现控制核聚变之前,谈环境和资源问题是没有意义的。”

  提问记者有些故意为难人,但提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  如果核聚变采用常规的氘氚反应,就肯定要用到大量的氚,作为氢元素的一种同位素,氚在自然界中含量极为稀少,而且是具有放射性的元素,基本上都是依靠人类制造生产。

  氚的制造方式也很特殊,需要利用中子去轰击锂元素来产生氚,那么就牵扯到一个资源问题。

  地球表面上的锂矿资源是有限的。

  大量消耗锂资源来制造氚,再进行能源的生产,对有限的锂资源是个挑战,显然谈不上什么清洁能源,甚至都可以归在‘挥霍资源’了。

  ……

  很快。

  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报道。

  国内谈论的是项目本身,都很期待能够研究出核聚变装置,有些人还憧憬有了核聚变发电站以后,就可以顶替火力发电,让国内的电力能源变得更清洁。

  同时,核聚变研究也是战略性的。

  有了核聚变提供电力能源支持,再加上很多交通工具都变成了电力驱动,能源上就形成了闭环,国内再也不用依赖进口化石能源。

  另外,很多人谈论的就是王浩了。

  项目的总设计师就是王浩,也正是因为王浩负责项目,就有很多人开始期待起来。

  这就是王浩的个人影响力。

  “王浩大神做什么都能成功,过去已经证明了这一点……”

  “如果项目没有王浩,我一定不看好,但是王浩担任总设计师,肯定是没有问题的。”

  “王浩大神一直在创造奇迹,希望这次也能够创造奇迹。”

  “传奇人物负责项目,还担心什么?”

  “……”

  与此同时,舆论上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。

  就像是一些记者的提问,即便项目进入了设计阶段,但设计和制造又需要多久呢?

  设计,需要时间。

  设计审核,需要时间。

  立项制造,需要时间。

  即便是完成了制造,装置再去实验、调试、完善,需要的时间就更加庞大了。

  很多研究工程类项目都是如此。

  比如,国内的第一个航空发动机,立项、设计、制造加在一起也只有几年时间,但后续的调试、完善,花费了近十年时间,随后才能大规模生产并装配到战斗机上。

  那么核聚变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