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暮秋月 > 科幻小说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八十二章 马文钧教授,谢谢你,我很受启发!

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八十二章 马文钧教授,谢谢你,我很受启发!(3/5)

章节列表
原步骤的软件。”

  “里面包含了我所研究的最新算法,我称呼它为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算法,从名字就能知道,这个算法的核心是通过排除无效、排除混乱来实现进位。”

  “但它并不是一个有确定构成的方法,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构架,是一个逻辑,或者是一个思考方向。”

  “那么莪们就从整个系统的构架开始论证……”

  王浩做了一个简短的开篇介绍,随后就从系统内部事件关系开始论证,又很快转到了事件关系的数学运算。

  一步步,由浅入深。

  在最开始做论证的时候,会场内好多人都能够跟上思路,后来难度慢慢的提升,有些人就开始感觉复杂,但他们还是很认真的听,希望能够赶上进度。

  一则是因为这种算法已经应用到软件中,未来应用前景肯定是非常广泛的。

  二则也是开篇非常新颖,针对算法的研究,从事件和事件的关系来论证,仿佛是切入到了复杂性理论的内容,后续又以数学的方式转变过来,让每个人都感觉非常的有意思。

  这是一个非常独到的切入方式,只是看了一个开头就知道,整个算法肯定是非常巧妙的。

  每个人都听得很认真,包括前排的专家评审,也包括后面的其他人,会场里只能听见报告台上的声音。

  这大概是会议召开以来最安静的报告。

  随着报告内容的展开,渐渐有人开始跟不上思路了。

  有效与无关进位算法,难度上来说还是非常高的,主要是牵扯的内容覆盖好几个领域,其中有些论证非常烧脑,感觉是绕来绕去,想全部理解很不容易。

  即便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,脑子稍微转的慢一些,也很难持续跟上思路。

  这还是王浩讲解的非常细致,遇到难点就会反复的说明,甚至还有百分之四十理解加成的情况下,否则绝大部分人都会跟不上思路,能真正听懂的有几十个就不错了。

  王浩做报告的方式和给学生讲课的状态很像。

  这让台下不少人非常感激,像是其他学者做报告,好多不会考虑台下人是否能跟上,只要有人能跟上就可以,评审能够听得懂、能够理解,其他顶尖的学者能够听懂、能够理解,就已经可以了。

  即便王浩讲解的非常精细,也依旧有超过一多半的人跟不上,慢慢的跟不上的人数更多了。

  有些人都是跳过不懂的内容,就把那些当成确定的公式、定理来理解,后续才能够勉强跟上。

  这些人中,就包括坐在中间的马文钧,他为了王浩的报告提前来了一个多小时,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。

  马文钧之所以来的这么早,如此积极的来听报告,当然不是对报告本身感兴趣,他只是希望能够找到报告的问题。

  虽然希望非常的渺茫,但他还是要努力的去做,因为他不想看到王浩声名鹊起,既然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节,自然就希望对方泯然众矣。

  如果能够在报告中找到问题就是最好的。

  这可是被国际关注的报告,为报告前来的学者数量超过一千,结果听到的却是一份错误的报告?

  这会让会议成为笑话。

  王浩的报告也会成为学术圈里的笑话,肯定能够被谈论很久了。

  当然了。

  马文钧也知道报告不太可能有大的错误,因为论证的算法已经应用在软件上,能够快速计算出魔方还原步骤就是明证。

  假如真的出现

章节列表